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B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B.C类微生物只能是异养厌氧型的,否则只能得到氮氧化物
C.进行C过程的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分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
D.A和C的活动可增加土壤肥力,而B的活动导致土壤氮素丧失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所发生的两种变化,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 b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
B.基因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
C.均必定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秋水仙素和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
A.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B.前者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后者是抑制着丝点分裂 |
C.前者是抑制着丝点分裂,后者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D.都是抑制中心体的形成 |
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
B.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内 |
C.图中 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 |
D.图中链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 |
如果 DNA分子上的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通常
A.携带密码子 |
B.决定某一遗传性状 |
C.能转运氨基酸 |
D.具双螺旋结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 T 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变 |
B.选择 32P和 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 |
C.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 |
D.混合培养的时间、温度等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