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李嘉祐
南浦菰蒋①覆白苹,东吴黎庶逐黄巾。
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那堪回首长洲苑②,烽火年年报虏尘。
注:①菰蒋: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俗称“茭白”。②长洲苑:古苏州的一大胜境,始建于吴,可与西汉的上林苑并论,屡遭战火劫难。
⑴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此诗云:“此舟行纪事之作,通篇只写得‘不见人’三字。”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昼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这首词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好,你赞成哪种看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苏诗写景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
(2)前人韦诗后两句与苏诗后两句相比,认为苏诗胜于韦诗,理由是“气势过之”。你同意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长安秋夜
李德裕
内官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注: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为政六年,有重大政治建树。
(1)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其中第一句中的“传”和“问”二字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①这首诗第二句写出了绣女怎样的动作情态?
②后两句主要表现了什么?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