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勘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冲刷严重,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 B.乙处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
C.甲处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
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下题。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B.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
C.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 |
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0℃ | B.T夏>18℃ |
C.T冬<18℃ | D.T夏<18℃ |
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A.地势 | B.洋流 |
C.人类活动 | D.太阳直射点移动 |
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 |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
右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完成下题。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有凌汛现象 | 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
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
C.图示区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D.图示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图A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B为中央电视台2013年8月5日拍摄的角马越过马拉河的场景。回答下题。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C.信风带控制 |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有关马拉河及图B的拍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③地的马拉河由西南流向东北 | B.此时马拉河进入枯水期 |
C.摄制组在③附近马拉河的东岸 | D.摄制组在③附近马拉河的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