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7日,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 “这一时刻”是指
A.欧共体的成立 | B.欧盟的成立 |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 D.欧元诞生 |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45年,他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 |
B.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
C.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
D.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 |
列宁曾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历史必将铭记这样一些历尽百年沧桑的上海地标——“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距离上海开埠78年,距离辛亥革命10年,距离五四运动2年……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与海纳百川的远东大都市上海,一同见证了浩浩荡荡的红色巨流。”这一“大事件”发生在上海的主导因素不包括()
A.上海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地区 |
B.李大钊在上海为党的创建发挥了核心作用 |
C.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 |
D.上海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 |
1923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方向”指()
A.无产阶级革命 | B.武装革命 |
C.民族革命 | D.国民革命 |
《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