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大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的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阵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政策的客观依据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革命纲领 |
| B.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
| C.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
| D.中国共产党的阶级立场和本质 |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对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 |
|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
|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
|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最美好的德行,正是借着这种德行,人们才能治国齐家。”在此,色诺芬肯定了苏格拉底
| A.对否定神的地位而作出的贡献 |
| B.为挽救社会道德而付出的努力 |
| C.对古希腊哲学进步而作出的贡献 |
| D.为后世人文主义发展所起的启蒙作用 |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 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
|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阶段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
|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
|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
|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
《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
|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
|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
|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