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
|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 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
|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
1856年,工程师巴瑟杰设计了伦敦的下水道系统,计划将所有污水引入泰晤士河,然后排入大海,被称为七大工业奇迹之一。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工业革命时期 | B.两次工业革命之间 |
| C.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 | D.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 |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先后打败的国家是
| A.法、荷、西 | B.西、法、荷 | C.荷、法、西 | D.西、荷、法 |
下列关于西欧列强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 B.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和扩大资本输出 |
|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 D.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 A.新航路开辟 | B.海外贸易 | C.殖民扩张 | D.工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