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诗人们________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________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③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________,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A.好像 凭借 排除 | B.似乎 凭借 排斥 |
C.似乎 凭仗 排斥 | D.好像 凭仗 排除 |
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的半步。 |
B.风雨兴焉 兴:起兴。 |
C.驽马十驾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
D.金石可镂 镂:雕刻。 |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D.君子生非异也 |
下列关于“强”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 |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 D.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强行) |
下列关于“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隔绝) | |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 |
C.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 D.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
E.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下列加横线的“而”与“吾尝终日而思”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