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革”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国家主席,要通过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但毫无结果,刘少奇最终含冤而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刘少奇案说明了()

A.民主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B.以德治国的重要
C.民主合作多党协商的重要 D.当时没有法律依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界一般认为,应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观点,在中国近代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回答:
(1)据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说明各派的观点在中国近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代表了社会进步的什么方向。
(2)简要概括这一系列思想的变化给后人的深刻启示。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

A. 根本目的之争 B. 治国方略之争
C. 新旧道德之争 D. 政治体制之争

“北方吹来十月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来,随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
(1)说出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分析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形成标志是什么?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具体表现?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言论出自()

A.激进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洋务派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