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 A.W1>10W2 | B.W1>5W2 | C.W1<10W2 | D.W1<5W2 |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右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
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
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比值为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年调查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
| B.4~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可能原因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
|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8~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
| D.如果持续16~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
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C.B到C的变化过程可能是因为天敌捕食成功率增加的结果 |
|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
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