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
| B.1980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 C.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
| D.1997年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第一次成功运用 |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这体现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 B.宗法制的衰落 |
| C.适应小农经济发展 | D.井田制的终结 |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 A.青苗法 | B.农田水利法 |
| C.方田均税法 | D.均输法 |
“……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 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 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没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段话体现了他在改革中坚持
| A.民主原则 | B.法治原则 |
| C.财产原则 | D.中庸原则 |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