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传统科技的晚霞”与“近代科学的晨光”。“晚霞”与“晨光”深刻地反映了中西方( )
A.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明清儒学与西方理性的区别
c.实践经验与科学探索的不同
D.教育制度及其功能的不同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两颗门牙”指的是牙买加和雅加达 |
| B.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繁荣发达 |
| C.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
|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A.1921年和1922年 | B.1937年和1938年 |
| C.1927年和1928年 | D.1949年和1950年 |
观察下列两图,表述有误的是
| A.都发生在中国革命关键时期 | B.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 C.都引导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D.图二比图一更具史料价值 |
“这是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和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能体现上述特点的历史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 B.《海国图志》 |
| C.《孔子改制考》 | D.《国民党一大宣言》 |
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 |
| 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困难 |
| 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
| D.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