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也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 |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 | B.《韩非子》 | C.《春秋》 | D.《礼》 |
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对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某某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游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教育方法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 B.“为政以德,节用爱人” |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