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一致的地方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反对封建军阀统治③走社会主义道路 ④彻底实现人民权利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清政府工商政策的选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官府控制”的近代工业的政策目标模式到以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管理方式,从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再到实行新工商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近代工商业。清政府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B.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商展开竞争 |
C.挽救清朝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
D.完全改变“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 |
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A.讲究工笔重彩 | B.强调个性表现 |
C.重视气势雄壮 | D.追求摹写逼真 |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商业活动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涴,蜀地锦织成。——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描写的是()
A.战国贸易 | B.西汉贸易 | C.唐代贸易 | D.宋代贸易 |
中国古代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如叙史方式有以事件为主线的、有以人物为主线的、有以年代为主线的、有以国别为主线的。下列以年代为主线的史学著作
A.《战国策》 | B.《史记》 | C.《汉书》 | D.《资治通鉴》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