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对于“信”,有人解释为“信任”,百姓信任政府,国家才是好的国家;有人解释为“信用、信念”,一个国家的老百姓都没有信念,都不讲信用,这个国家就治理不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同的
B.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不同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观点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是

A.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水向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把水从低处引向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这表明

A.规律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B.违背客观规律,人们不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造福人类
D.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漫画《穿礼服种地太难受》,礼服往往适合人们在非常庄重的场合穿,如果种地穿礼服就会感到十分别扭,而且也干不好农活。这个比喻告诉我们

A.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农民不能穿礼服
C.办事情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潲水油”是从俗称“潲水”的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的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食用后必然对人体有害。然而目前对“潲水油”的具体危害缺乏明确说法,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亟待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