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对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事关社会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彰显我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我国重视民生问题的本质原因是
A.我国经济不发达 |
B.国家有管理经济的职能 |
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
D.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
2014年9月22日是中国第八个城市无车日。此次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城市未来。鼓励人们更多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
C.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发展 |
D.按规律办事 才能造福人类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 |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2014年10月以来,北京雾霾卷土重来,接连的重度污染预警把让人们感到"十面霾伏",AQI(空气质量指数)接连破百。雾霾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主要表明()
A.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 B.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它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具有可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
B.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C.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