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下列关于染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龙胆紫溶液专一性较强,主要对染色体染色 |
B.之所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这与染色体的成分有关 |
C.如用相同浓度的龙胆紫溶液,那么经相同的时间,植物细胞既能保持其正常的的生理活性,又能将其染色体染成深色,动物细胞则不能 |
D.如果染色时间过长,染色体被染成深色的同时,其周围也充满着龙胆紫溶液,不利于显微观察 |
右面甲图是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
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
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
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
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
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
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1)×(4);左上方 | B.(1)×(3);右下方 | C.(2)×(3);右下方 | D.(2)×(3);左上方 |
用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由于根细胞的细胞质无色透明,难以观察到
细胞质的流动,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用弱光线 | B.开大光圈,用强光线 |
C.缩小光圈,用强光线 | D.开大光圈,用弱光线 |
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正确的是
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
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正面对着光源,可以接受更多的光 |
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地聚集在背光一侧 |
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 |
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