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实业社的工人在“国耻日”罢工一天,他们高呼:“你忘了五月九日的耻辱吗?”工人们异口同声回答:“不敢忘!”6月5日以后,上海很多行业的工人,陆续罢工。商人也相继罢市,大小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连理发店门上也贴着“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诸君不必光顾”的告白。上述情景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五四运动时期 |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又一次革命的发明创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 B.电力机车的使用 |
C.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 D.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
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 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 |
C.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 | D.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 |
下图显示:鸦片战争前,中国某沿海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由此可判断该城市是
A.上海 | B.宁波 |
C.香港 | D.广州 |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闲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这反映出松江地区
①棉纺织业发达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④棉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段歌词创作的背景是
A.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
C.北伐进军长江流域,胜利在望 |
D.一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