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
|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
黑格尔在评价普罗泰戈拉的“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时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于()
①强调了人的价值
②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③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④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
| B.政府日渐放松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
| C.中国政府对外开放,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
|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
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 | B.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 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 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 B.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 C.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 D.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 |
|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