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20~21题:
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少 |
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
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
A.非洲大陆 | B.大洋洲 |
C.亚欧大陆 | D.南美洲 |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农田景观图,回答6~7题。
(1)形成该农田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B.地形
C.土壤D.灌溉
(2)该农田景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阿拉伯高原
C.西欧平原 D.巴西高原
读我国四条山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④是我国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的山脉是()
A.① B.②C.③ D.④
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相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此可以推测R城的位置在()
A.东半球 东时区 B.东半球 西时区
C.西半球 西时区D.西半球 东时区
(2)与R城经度距离最近的海湾是()
A.比斯开湾 B.几内亚湾
C.孟加拉湾D.墨西哥湾
在一幅地图上,60°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10厘米,地方时相差6小时,则()
A.在该地图中相同距离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相差6小时 |
B.该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500000 |
C.该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50000000 |
D.在1/5000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实地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 |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过程最长的奇观。此次日食在黎明之后从印度拉开帷幕,随后推进到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进入中国后,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基本贯穿整个长江流域。回答:出现日全食时,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 |
B.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
C.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处于月球和地球之间 |
D.日地月成直角且太阳处于角的顶点 |
日食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 | B.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 |
C.地球公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 | D.太阳视运动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