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 为缓解胶东地区用水紧张状况,山东省正准备引长江水到胶东。该工程从东平湖引水至济南.利用小清河河道向东引水与“引黄济青”工程相接.在潍坊宋庄向东北引水至烟台、威海。
材料二 济南在2008年4月22日开通了BRT(Bus Rapid Transit),即快速公交系统,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BRT具有专用的公共汽车通道,路口可优先通行;乘客可快速上下车,大大节约时间;能准确预报公共汽车到达的时间;运具是大容量、低污染、舒适的新型公交车。济南市每年新增机动车8万多辆。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市区机动车平均车速仅有16千米/小时,只比骑自行车稍快。市民浪费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材料三 我国建造地铁、轻轨、BRT造价与建设周期比较
|
地铁 |
轻轨 |
BRT |
造价(元) |
2~7亿 |
1~2亿 |
0.2~1亿 |
建设周期(年) |
4~5 |
4 |
1~2 |
(1)描述山东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办法有多种.如地铁、轻轨、高架桥等,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济南的城市特色(著名泉城)分析济南不发展地铁而优先发展BRT的主要原因。
(3)胶东引水工程没有从枣庄向东沿奥运火炬传递城市路线而是选择北线,原因是什么?
(4)潍坊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拟对土地盐碱化问题展开研究,请你帮助其拟定一个课题研究主题,并列出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气候变化在2007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12月3—14日的印度巴厘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图。说出判断依据(2)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
(3)说出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5)A国狭窄的国土聚集着大小2万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 、 和热带沙漠气候。
(2)说明A地气候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B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特征。
(4)悉尼和上海均受季风影响,但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分析其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及某天气系统图
材料二 A、B两城市部分气候资料对比表
11月~次年4月 |
5月~10月 |
1月 平均气温 (℃) |
7月 平均气温 (℃) |
|||
降水量 (mm) |
占全年比重(%) |
降水量(mm) |
占全年比重(%) |
|||
A |
115.8 |
11.2 |
918.1 |
88.8 |
7.5 |
19.7 |
B |
278.5 |
24.7 |
849.8 |
75.3 |
4.6 |
24 |
(1)说明材料一图中所示天气系统的名称,并描述该系统的走向。
(2)说明上述天气系统的形成季节,并据图分析其成因。
(3)请在下图内绘制该天气系统简略示意图。
(4)依据上述材料,比较A、B两城市冬季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5)描述A城市夏季气候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Q两地气压差的取值范围为。
(2)若该区域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M、N、P、Q四地点中地面温度最低的是。
(3)判断M地此时的风向,比较M、N两处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4)此时,M、N、P、Q四地中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哪里?简述理由。
(5)说明图中虚线处所示锋面的类型及其移动方向。
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
ABC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填字母);全球变暖与(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
(4)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