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曾经的困惑与现实的挑战
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文明走向辉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然而,关于什么是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 英语单词 modernization 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 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6世纪,有两层含义:(l)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
可见,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还包括将来发生的新变化;现代化既可以表达一个历史过程(发展过程〕,又可以表达一种最新特点(发展状态)。
(1)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请举出两个在此期间的modern现象
(2)到18世纪,又出现了以modern为词根的modernize,请从这一时期欧美地区各个领域新现象,说明单词modernize出现社会存在依据。
(3)17---19世纪初,史学家们通常称之为现代化的降临阶段。结合同时期的有关中外历史史实,请以现代化降临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余字的历史小论文。
注意:
1、紧扣所给主题,突出典型分析。
2、结合中外历史,注重材料论证。
3、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材料一、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种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请回答:(1)东印度指什么?材料一的叙述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3)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历史影响。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月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月10月
请回答:
(1)英吉利共和国存在的时间及当时在位的领导人?
(2)概述以上材料的主要观点。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颁布条例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和结果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17世纪末,中国康熙皇帝和俄国彼得大帝都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请教证明几何题;两个皇帝都锐意改革。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开创了“康熙盛世”,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俄国改革的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中国。
(1)“康熙盛世”的繁荣是建立在什么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政府对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采取什么政策?其影响如何?
(2)与康熙帝改革相比,彼得一世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试比较17、18世纪法、俄、普、奥四国改革的相同点。
材料一: (彼得一世)鉴于在农奴制的俄国缺乏自由劳动力,他下令把乞丐编入工场。但是更重要的措施是:1721年他下令允许商人购买农奴,以便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这样的农奴在人身方面仍是不自由的,在人格上依附于工场主。此外,他也鼓励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的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
材料二:在17世纪,当西欧诸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的时候,俄国资本主义几乎还没有出世……。只有 18世纪初,俄国工业才有起色,这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在改革之前,俄国手工工场一共只有21个(其中4个官营,7个私营),而改革时期,手工工场增加到205个……俄国手工工场数目虽然大增,但是在工场工人中农奴占很大的比重,自由工人为数甚少……一直到18世纪末,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西欧,甚至比德意志还要落后。 ---以上材料均摘自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述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