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雨量各月分布状况。下图为根据表中某地30年来观测结果所绘制的风频玫瑰图。读表和图,回答8~9题:

月份










十一
十二
年均温
年降雨量

气温(℃)
-10
-30
-22
-10
7
1O
15
16
-5
-18
-34
-42
-13.6
降雨量(mm)
6
5
45
1O
21
24
26
20
15
10
9
3
194

气温(℃)
13.9
16.7
23.9
30
33.3
36.7
35
33.3
31.7
26.1
20
15
26.3
降雨量(mm)
7.6
7.6
7.6
5.1
2.5
5.1
2.5
27.9
7.6
0
2.5
2.5
78.5

气温(℃)
6.5
7.3
9.5
12.7
16.1
20.5
24.3
21.6
18.8
14.4
10.5
6.9
14.1
降雨量(mm)
62
52
48
42
40
35
36
45
64
70
67
62
623

气温(℃)
22.4
22.8
23.6
25.5
24.4
23.9
23.9
25.5
23.3
22.8
22.4
22.8
23.6
降雨量(mm)
6.5
5.5
10.2
53.2
188
320
306
295
320
266
35
18
1823.4

如图最可能为表中的哪一个地区    (    )

A.甲 B.乙 C.丙 D.丁

结合上题以及表中气候数据,推测图中最强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
B.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时北移偏转形成
C.地处北半球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
D.北太平洋暖流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图中山脉②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第二、三级阶梯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暖温带与寒温带的分界线

图中③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春小麦 D.冬小麦

制约图中③处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光热

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②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 ③水稻种植业 ④重工业基地 ⑤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读该图,完成问题。

图示地区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B.紧靠海洋,用水方便
C.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D.海陆交通十分方便

B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B.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
C.水田集中连片
D.温暖时期较长

图示地区所临海洋是(  )

A.黄海与渤海 B.东海 C.黄海与东海 D.南海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