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经过300 天、43230海里的环球航行后顺利返回青岛。这次环球大洋科考,我国科学家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5个区域进行深海探测,采集样品,对周边生态现象等进行综合研究。下图为这次考察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①~④所在国家或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联系地中海和大西洋重要通道 |
| B.②所在大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洲 |
| C.③所在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
| D.④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
(2)2005年12月,考察船从②启航回国,其中从②~③海区航行时:
| A.一直顺水航行 | |
| B.以逆水航行为主 | |
| C.顺水航行里程长于逆水航行里程 | D.先逆水后顺水 |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
(1)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
|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
(2)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
|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
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判断:
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 |
|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
|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
|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回答(1)~(2)题。
(1)a、b、c、d、e表示的洋流中,既属于补偿流、又属于寒流的是:
| A.a 、e | B.c、d |
| C.e、d | D.b、c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到N点方向与F点到E点方向正好相反 |
| B.M到N点方向与F点到E点方向相同 |
| C.从F点到E点方向是先西北后东南 |
| D.从M到N点方向是向西北 |
图7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1)~(2)题。

(1)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2)a,b,c,d四地的洋流和海水性质比较:
| A.a处为暖流,盐度最高 | B.b处为寒流,温度最低 |
| C.c处为寒流,盐度最低 | D.d处为暖流,温度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