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海淀区高三期末,45)1942年,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数据。请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了生态系统能量输入、 和散失的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这些能量是沿着 逐级流动的。其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指 的能量。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
(4)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以 形式流动的。与能量从生物群落中输出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是 。
(5)此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到酶E1、 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 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
⑴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E2是酶。
⑵在酶E1、E2、E3中,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理由是。
⑶表二试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
请根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答:
⑴如果该细胞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则紫色色素存在于[ ],图中⑥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组成是。
⑵该细胞中的主要多糖有。
⑶能合成磷脂的细胞器是[]。从②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⑷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则发现该细胞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斐林试剂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某同学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产生了一些疑问,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的探究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试图通过上述实验解决什么问题?。
(2)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B.;C.。
(3)上述试管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号试管。
(4)要使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还必须做处理。
(5)若将苹果汁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探究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A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在动物细胞中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2)物质c是,其形成的C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成色。
(3)在物质b中,人体内细胞中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的b叫做。
(4)在人体细胞中物质e共有种。物质E的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是由e的决定的。
(5)物质d是____________,属于脂质。
如图甲为人体内某种细胞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一种蛋白质)。图乙表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细胞内几种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据图回答:
(1)抗体的合成场所是[③]______________,加工分泌的过程是③→_____→_____→⑥→⑦(填标号),这一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构成了细胞的____。
(2)有人把膜结构组成中的[⑥]__________比喻为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而[④]______________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3)若图乙表示的是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则①③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