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的图和材料,回答问题。(2O分)
材料1:北京时间2005年l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编。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十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材料2: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涌现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3: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l)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出现的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A低谷出现的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6分)
(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日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
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举例说明海岸围垦、采挖珊瑚礁等活动对海岸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

读图,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人开始从沙垄挖沙,试分析浅海沙垄破坏后,对海岸有什么不利影响。

某海岸及浅海沙垄分布图

阅读中国地形图,判断下列几个地区的海岸类型:辽东半岛、江苏北部、珠江三角洲、南沙群岛。

读我国酸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我国,防治酸雨的最根本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阳是贵州省酸雨污染区的中心,也是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贵阳酸雨污染最严重的主要原因:首先,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贵阳市政府采取措施,一方面投巨资将水泥厂等多家污染大户迁出市区,关闭了一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企业,全市企业已实现__________;另一方面,取缔街头煤炉灶,加大力度推进__________能源工程。
(4)关于我国的酸雨及相关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以煤为主,酸雨主要属于硫酸型酸雨
B.西北地区受酸雨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森林较多
C.政府正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减少酸雨危害
D.城市受酸雨影响较大,农村不受酸雨的影响

(5)试分析为什么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更严重。

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伦敦曾被誉为“雾都”,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伦敦市区烟囱林立,燃煤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在空气中凝聚为浓浓的雾粒。1952年12月5日,一个高气压中心移至城市上空,并持续4天之久,造成4 000多市民死亡,此为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1)图中三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全球大气中CO2含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气中的CO2含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CO2强烈吸收__________辐射,故使大气温度__________,全球气候有__________趋势。由此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煤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高压控制与这次“烟雾事件”有关?
(6)伦敦历来多雾,除了环境因素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