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B.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
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D.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
漫画:“温和腐败”2009年8月4日《检察日报》:云南省麻栗坡县委原书记赵仕永说:“那些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人是‘暴力腐败’;像我这样,在为人办好事的情况下收点钱,是温和的,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温和腐败的县委书记。”由此可见,我国制度反腐、事前监督任重道远,在我国加强制度反腐、事前监督有利于( )
A.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解决腐败问题 |
B.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 |
C.发挥党内监督在反腐败中的决定作用 |
D.辩证地处理好反腐倡廉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气候的决议以来,经历了21年马拉松式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哥本哈根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其主题为“气候变化”。
(1)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需要遵循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材料三: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3)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
材料四“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但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更应该是一个发展问题。当前,发达国家扛着应对气候变化的道德旗帜,出于自身战略利益,卖力向世界“推销”低碳经济概念,设置相关议题,使得低碳经济、温室气体减排成为新的国际游戏规则。
(4)历史上欧洲发达国家从新航路开辟以来,对亚非拉地区进行过哪些形式的经济侵略?
(5)一战结束后、二战结束后及当今世界,国际大国分别制定过什么国际政治游戏规则?其实质分别是什么?分别给当时的国际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低碳经济”这个词汇成为热门话题,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成为大家达成共识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
(6)结合材料,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材料六在发展经济与保持环境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污染环境。有了这样的思想,高污染的企业,就敢沿河而立,倾排污水,结果河水变质;高耗能的企业就能借地生财,滥采乱挖,结果青山失色;企业身处闹市,照样排烟吐尘,结果污染空气。不难看出,此种发展,不顾环境,不计代价,不问未来,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
(7)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
关系。
(32分)
材料一 200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关专家提出,中部崛起要创造新的模式,应面向内陆型,内需型发展。中部的汽车业、制造业、新农业具有绝对优势。中部的改革要有更大的魄力,推行新型的的所有制企业,推进城镇城市化发展,力促新型农业规模化,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和资源的集约型发展。
材料二 20 09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
材料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提出:中部地区存在产业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相对于沿海省区,中部六省的企业国有化程度比较高,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这是不小的“短板”,因此要推进体制改革。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中部崛起”发展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2)“中部崛起”是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说明“中部崛起”的经济意义。(8分)
(3)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政府为促进中部崛起以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应如何作为?(12分)
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会谈,成果丰富,达成多项共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这表明( )
①国家之间发展关系应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②追求和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③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④美国和中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日益突出,既相互交织,又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这是影响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宗教流传的国家。在我国有“疆独分子”、“藏独分子”,从事分裂祖国、危害社会和人民的活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疆独分子”和“藏独分子”是打着宗教的旗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 完整,应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家分裂分子及其活动
③应将信教群众与分裂分子区别开来
④对少数民族群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