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风、月、鹊、蛙”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A.遣词造句的顺序和结构不同,词句的效果就不同 |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
C.把不同事物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整体的最大功能 |
D.事物内部结构和顺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
“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 ()
①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②有利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使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得到充分的推进
④要求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维护居民权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B.推进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 |
C.加强社区管理,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 D.监督政府权力,推进依法行政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在上调电价之前,国家发改委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征求意见。请你拟最佳新闻标题()
A.积极行使基本民主权利建言献策 | B.自觉接受公民监督集中民智 |
C.集中专家智慧着眼科学决策 | D.了解民意决策利民 |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A.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 B.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性 |
C.政府对人民负责的重要性 | D.建立政府权威的重要 |
公示制是在拟任人选经过组织考察并确定了拟任职务后,再向社会公布。而预告制是考察对象在组织考察之前,就向社会公布,并且将考察的各个进程都提前预告,公之于众,以便征求群众意见。最近有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由“公示制”改为“预告制”。这将有利于()
A.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B.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C.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
D.加强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