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得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与议会之问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形成

《汉书》卷46《卫绾传》记载:“建元中,丞相(卫绾)以景帝病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据此可知

A.西汉的官僚机制比较完善 B.卫绾错误地制裁一批官员
C.卫绾对丞相之权履行不力 D.景帝开始制约丞相的权力

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开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上述材料表明

A.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别无二致 B.科学与宗教信仰水火难相容
C.宗教改革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D.改革后的宗教坚持信仰至上

下表是1843年英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统计表,这说明当时英国政府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

地区
地名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村
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业区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A.调整城乡经济结构 B.改善工业生产环境
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D.调整工业生产布局

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