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 B.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 |
C.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 | D.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 |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美国向世界上l40个国家和地区出售武器和军事技术。在目前界正在进行的约50场地区冲突中,美国向其中40多场冲突的交战一方或双方提供武器。对以上事实解读错误的是()
A.美国对地区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和平的主要障碍 |
C.现代战争的深刻根源在于武器销售 |
D.美国的行为构成了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
一名德国士兵在日记中写道:“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该材料突出说明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
A.时间跨度大 | B.战争的惨烈 |
C.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 D.德国战败的原因 |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的改善 |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开展 |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马克思主义诞生、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的相同历史背景是()
A.工业革命 |
B.殖民主义侵略 |
C.封建主义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D.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的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