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两个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示意图(图6-5),回答:

图6-5
(1)根据图6-5中乡村聚落形态,一般可以推测出两个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甲地区             ,乙地区            
(2)根据初中所学中国地理知识分析出,甲乙两地区的乡村多分别出现在我国的             方和              方。
(3)根据上两题,可以归纳出村落的形成、形态与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极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4)(多项选择)为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为0°,这时,在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缩小的是。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

读太阳系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填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 ;C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共同的公转特征是
(3)天体因为 而形成天体系统。
(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有高智慧生命星球,地球具有生命的"金锁链条件"是
外部条件:
;②
内部条件:③ ;④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6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D为耕作农业区,为林业区,为畜牧业区(填字母)。
(2)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加强该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4)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最主要原因是

读“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我国西部 盆地的天然气,通过运输方式输往东部的市等地。
(2)“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因素,该工程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有()
A.多次穿越大江大河
B.多次穿越高山峻岭
C.气候高寒与干旱
D.土壤贫瘠、沙漠化
(3)我国新疆和甘肃的物资往东运,主要依靠铁路,天然气输往东部不走铁路而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来完成,其主要原因是()
①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②可实现昼夜不停连续运输
③运输量极大④运输成本低
⑤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5)“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6)“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3)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4)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