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能说明聚落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的是( )
①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人类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②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有的则呈带状 ③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④在城市出现之前,人们一般已采用了灌溉技术,开始人工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按联合国标准,若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
B.1990~2000年之间 |
C.2000~2004年之间 |
D.2004年以后 |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列各题。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
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
从①到②是
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 B.冰川面积减少 |
C.雪线高度不变 | D.海平面上升 |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图,图中MN为晨昏线的一段,0点为北极点,MN与经线OM、ON分别交于M、N两点,其中M点位于赤道上,OM与ON的夹角为θ(0°≤θ≤9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θ为60°则 ( )
A.N点的昼长一定为4小时 | B.N点一定2:00日出 |
C.N点一定位于高纬度 | D.N点有可能位于高纬度,也有可能位子中纬度 |
若ON为定值L ( )
A.二至日,θ最大,MN最短 | B.二分目,θ最小,MN最短 |
C.二分日之后θ逐渐变大,MN逐渐变短 | D.二至日之后θ逐渐变小,MN逐渐变大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勘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冲刷严重;某日,国际标准时10∶50时,该地钻孔处旗杆的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
A.位于北半球 | B.位于西半球 |
C.一年中可能有两次太阳直射 | D.盛行风为东北风 |
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
B.乙处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
C.甲处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
图为花环式海流发电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假如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则借助的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 |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 D.亚洲东岸的寒流 |
该洋流可能()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
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