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制作小生态瓶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一周后发现水质颜色和藻类异常,于是将其移到阳光直射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 |
B.泌尿、消化系统 |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
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A.不动 | B.向左摆 |
C.向右摆 |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
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是
A.基本相等 | 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 D.不确定 |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
C.各级动脉和静脉 |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