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回答18~20题。图中因素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是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地形区中,①因素表现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 | B.四川盆地 | C.青藏高原 | D.黄土高原 |
到2010年,我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274万公顷。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补充耕地目的的是
A.整理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 | B.复垦工矿废弃地 |
C.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 D.在低湿涝洼地开挖鱼塘 |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5~17题。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 | B.气温低 | C.蒸发快 | D.用水多 |
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读下图,叙述正确的为
A.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
B.图①为咸水湖 |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 |
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
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3题。图中①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渭河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 |
B.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 |
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
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