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2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甲、乙,回答4一7题。
图5一7甲、乙两幅图中代表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的是
A.a | B.b | C.c | D.d |
甲图中按比例大小,分别代表的能源种类是
A.煤炭一一石油——水电一一天然气 |
B.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
C.石油——煤炭一一天然气一一核电 |
D.石油一一煤炭一一核电一一天然气 |
据图中反映的比例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必要性是
A.天然气所占比重低 |
B.东部地区能源缺乏 |
C.天然气易开发,成本低 |
D.天然气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目前,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我国以石油为主 | B.我国以天然气为主 |
C.世界以石油为主 | D.世界以天然气为主 |
读下面的简图,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2、3题。
图5一6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l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水源 | B.资金 | C.劳动力 | D.煤炭 |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2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劳动力 | B.技术 | C.资金 | D.管理经验 |
读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关于实施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5一5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
B.我国跨区域调配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
C.我国水资源集中分布,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
D.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7、8题。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
B.气候高温少雨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D.具有肥沃的红壤 |
广大农民弃耕的深层次原因是
A.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 |
B.生产资料价格高,人不敷出 |
C.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
D.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5、6题。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
与“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人才基础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