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精神源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上述论断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和谐的、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④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市场经济认识上的突破在于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
| B.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性手段配置经济资源 |
|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
| D.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当前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三种主要模式各具特点,但它们的基本点是相同的。这里的“基本点”相同是指
①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②在经济运行中,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
③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
④为缓和关系,实行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新自由主义的供给派认为,过多的政府行为排挤了私人的经济活动,而私人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比公共部门高得多。所以,应当减少政府的活动,限制政府的过度干预。上述论述中体现了供给派的主张是
| A.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
| B.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
| C.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
| D.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之中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原则,我们可以确信不疑。一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速。”这段话说的是
| A.心理理论 | B.消费倾向 | C.资本边际效率 | D.流动性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