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质检)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
鸦片战争前后萌发的新思潮,其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A.“贵华夏,贱夷狄”,维护中国传统文化 |
| B.“贵华夏,贱夷狄”,维护清朝统治 |
| C.向西方学习,发展本国资本主义 |
|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主要资料来源于
| A.《四洲志》 | B.《瀛环志略》 | C.《华事夷言》 | D.《康輶纪行》 |
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
| A.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 B.西方的政治制度 |
| C.西方的思想文化 | D.外国历史地理知识 |
有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廉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请问这位古人是
| A.董仲舒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