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述表格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国就业情况
每年新增劳动力 |
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每年城镇下岗失业没再就业 |
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 |
按经济增长7%,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
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 |
800万人 |
800万人 |
600多万人 |
2200万至2300万人 |
700万至800万个 |
1400万至1500万人 |
注:从就业结构上看,传统行业出现大批现下岗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新兴的产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水平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
表二:我国再就业情况
![]() 内容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再就业率 |
50% |
42% |
35% |
30.6 % |
15%左右 |
(1)表一(含注)及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谈谈你对解决表一、表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建议。
辨析题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辨题: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某校高三(1)班围绕《决定》的精神,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第二组同学围绕《决定》中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08年“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某校高三(1)班同学对“山寨”的认识众说纷纭,为此该班同学成立了综合探究活动小组,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二:同学们了解到,目前山寨风暴愈演愈烈,已涉及到文化等领域。随着山寨明星、山寨影视、山寨晚会的加入,出现了被公众称为“草根文化”的山寨文化。
有人认为山寨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应大力提倡,不要限制其发展。请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进行评析。
拿着“山寨手机”,看着“山寨明星”,坐着“山寨轿车”,听着“山寨《百家讲坛》”…… 2008年堪称“中国山寨年”。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山寨文化面面观”课题,进行了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同学们还了解到,从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到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电影,如今“山寨”一词已经由商品扩大到了文化领域。山寨“粉丝”团体正越来越庞大。“山寨明星”、“山寨版五角大楼”、“山寨电影”等诸多通过模仿而产生的草根文化也开始流行。
试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山寨文化得以流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