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D.要把计划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和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
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
C.中国古代只重视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 B.造纸术 | C.雕版印刷术 | D.罗盘针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
B.儒家思想能够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心 |
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A.“二程” | B.朱熹 | C.王阳明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