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含量的关系。对两图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土壤中N、P、Mg含量持续下降,不可能导致图中a,b点改变 |
B.若环境温度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导致图中a,b点位置改变 |
C.若图中表示的是阳生植物,则对阴生植物而言图中a点应向右移动 |
D.若图中表示的是C3植物,则对C4植物而言图中a点应向右移动 |
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
B.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 |
C.图甲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 |
D.图乙的a、b、c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
下图显示了人体内部分物质的代谢途径,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分别是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
C.物质Y产生乳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CO2 |
D.过程②和③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于[H]和氨基酸的氨基、羧基 |
用35 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5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条 | B.20条 |
C.大于0小于20条 | D.以上都有可能 |
如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B.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C.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没有O2参加
D.X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
为研究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设计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时b液体的浓度大于a液体的浓度 |
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会一直下降 |
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 |
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