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早在19世纪,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就明确指出:“沿水平地面向东运动的物体,其重量(即:列车的视重或列车对水平轨道的压力)一定要减轻。”后来,人们常把这类物理现象称为“厄缶效应”。如图1所示:我们设想,在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平线上,有一列质量是m的列车,正在以速率v,沿水平轨道匀速向东行驶。已知:(1)地球的半径R;(2)地球的自转周期T。今天我们象厄缶一样,如果仅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火车随地球做线速度为R/T的圆周运动)时,火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在此基础上,又考虑到这列火车匀速相对地面又附加了一个线速度v做更快的圆周运动,并设此时火车对轨道的压力为N/,那么单纯地由于该火车向东行驶而引起火车对轨道压力减轻的数量(N-N/)为 (       )

A. B. C. D.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射向A点后,光线经折射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用a、b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它们的衍射条纹宽度都是均匀的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a光在水中的临界角大于b光在水中的临界角

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的夹角为分别为边的中点,则()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光在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点的光束平行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时刻质点O正处于平衡位置
B.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将向O点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

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S不断地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40m/s,已知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13m处,部分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S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0.45s时,x=9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5cm
C.t=0.45s时,波刚好传播到x=18m处
D.t=0.45s时,波刚好传播到x=31m处

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t1时刻和t2时刻振子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且(t2-t1)一定等于T/2;
B.t2时刻和t3时刻振子速度相同;
C.t3时刻和t4时刻加速度相同;
D.t1时刻和t3时刻弹簧的长度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