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缺乏信心,就会贻误时机,前功尽弃。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之所以要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是因为
A.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必须把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
B.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C.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才能保证共同富裕 |
D.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才能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下列关于我国金融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提法正确的是
A.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 |
B.为经济建设把握方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C.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 |
D.监管企业,企业必须服从金融监管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努力中,要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要把握好几个重大问题: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坚持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推进结构升级和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优势和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之所以要强调扶持就业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是因为
A.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 |
B.扶持就业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
C.扶持就业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
D.扶持就业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07年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比上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进展最快的一年。自2000年以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程度从59.3%稳步提升到2007年的72.9%,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是我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 |
B.是我国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第一个阶段 |
C.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
D.是我国人民的最终理想 |
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和工商登记,分别属于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 B.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
C.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 D.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