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题。若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某国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①→②→③ |
B.①属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结构 |
C.①②属于旅游业发达国家 |
D.③国第一产业占20%,第三产业占50% |
若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即市场、动力和原料因素比重),则①②③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一组是( )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②糕点厂 ③棉纺织厂 |
B.①制糖厂 ②炼铝厂 ③面包厂 |
C.①钢铁厂 ②电子装配厂 ③服装厂 |
D.①水产加工厂 ②啤酒厂 ③石油加工厂 |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信息反映出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 |
B.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
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
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
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 B.光照 | C.降水 | D.坡向 |
下表是合肥某月连续4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此时段
A.合肥正午太阳高角逐渐增大 | B.合肥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冷锋过境导致天气变晴 | B.16日夜晚大气逆辐射最弱 |
C.大气对流旺盛形成对流雨 | D.18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降低 |
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③①②④ |
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代
A.河流含沙量增大 | B.坡面径流量增加 |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 D.坡面下渗量增加 |
下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可能位于
A.南回归线以南 |
B.北回归线以北 |
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
当位于图中A日,北京时间8: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纽约(西五区)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且日影朝向西北 |
B.悉尼(东十区)处于白天,且与伦敦处在不同日期 |
C.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26' N , 175°E |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下图是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
A.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 B.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
C.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
该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B.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 D.珊瑚礁世界闻名,利于发展旅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