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下题。
年份 |
1800 |
1900 |
1985 |
煤(吨) |
4 |
2 |
0.75 |
铁矿石(吨) |
2 |
1.8 |
1.3 |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应靠近( )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右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题。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 B.水源充足 |
C.陆路交通方便 | D.水路交通枢纽 |
下图为南方某小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岛上农户以从事水果种植业和渔业为主。岛上的农户主要种植李子树和橘树。农户在收获李子时发现,a处的李子比b处的李子平均果径大,但a处的果子成熟比b处晚一周左右。据此回答题。b处的果子成熟早的原因是( )
A.坡度小 | B.光照条件好 | C.降水适中 | D.植被稀疏 |
a处果子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好 | B.昼夜温差大 |
C.水肥条件好 | D.空气湿度大 |
近年来,岛上的农户把部分橘树枝剪掉,嫁接上橙子。不仅出现同树异果的有趣景象,且橙子果味更好。农户的这一做法主要受以下哪一因素的影响最大( )
A.气候变化 | B.市场因素 |
C.橘子产量低 | D.旅游发展需要 |
热量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范围。读图,回答题。下列E值最大的农作物是( )
A.油菜 | B.水稻 | C.甜菜 | D.小麦 |
若到2100年全球增温4 ℃-5 ℃,则我国( )
A.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 B.春小麦种植范围向南扩展 |
C.南方山地毛竹分布的海拔降低 | D.辽东半岛适宜种植甜菜的面积扩大 |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题。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植被覆盖率低 | B.雨水冲刷 | C.坡度小 | D.土层薄 |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提高土壤肥力 | B.调节大气温度 | C.增大空气湿度 | D.增加日照时数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题。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 | B.降水量增多 |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 D.地下径流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