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幅“雷达”式统计图,该图反映两种工业结构模式(模式Ⅰ和模式Ⅱ),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在空白圆圈中用所给图例绘制模式Ⅱ的产业结构扇形统计图。我国发展此种模式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图中模式Ⅰ反映出的工业生产投入的特点。
(3)结合中国国情和图中两种工业结构模式,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我国应形成什么样的工业结构?
读我国西南部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分布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从资源价值评判,该遗产突出体现了价值。喀斯特地貌有不少象形景致,为获得最逼真的效果,应选择观赏。
(2)图中B地区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数反而低于A地区,主要原因是
。
(3)B地所处地形区降水局部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
和的影响。
(4)B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和
等不利因素。
(5)A地区由于,一月均温高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又由于,而成为全国年太阳辐射量的低值地区。
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和长三角都市圈图
材料2: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材料3: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2010年在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办世博会。
(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
(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单分析其原因。
(3)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
(4)请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5)简要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材料4: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它用约占全国1%的土地,5.9%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以上海为经济中心,聚集了江苏和浙江地区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6)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1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简述珠江三角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009年以来,国家陆续批准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等12个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吉图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是我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
长吉图面积和人口均占吉林省的l/3,经济总量占l/2强。根据《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到2020年,长吉图区域经济总量将翻两番以上,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基本形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流经中朝边界。河源区为长白山主峰地域,玄武岩广布,河流穿行于深谷中,河槽狭窄,水流湍急,河道坡度陡。
材料二长吉图相关内容示意图(图l3)
(1)分析长吉图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现代物流基地”的条件。
(2)描述图们江河源区地形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达喀尔拉力赛于l月1日至l6日举行,路线如图9所示。
材料二 M、N两城年内月均温和年内月降水量分布图(图10和图ll)
(1)从自然因素考虑,达喀尔拉力赛参赛选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2)拉力赛沿途所经三地的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说明①自然带的植物特征,分析③自然带植被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3)分析M、N两城l月份月均温的差异及原因。
(4)比较M、N两城降水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