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下列三幅不同时期(19世纪50年代;19世纪8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上海黄浦江外滩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什么重要历史信息?(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关于政权机关之间关系的法律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3)试比较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阅读下列摘自《权利法案》的部分内容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材料(1)(4)(6)三项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8)(9)(13)三项规定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权利法案》的实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材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2: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3: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人教版教材
请回答: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6分)
(2)材料2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来自CNNIC和JPMorgan的数据显示,2009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将达到3.38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23.8%。
——中新网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门于2009年1月5日上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Google、百度、新浪、腾讯等19家网站被曝光批评。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网络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6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