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A.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
| B.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
| C.赞赏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
在右图中的二楼曾经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 A.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
| B.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
| C.决定国共两党第二次国共合作 |
| D.告诫共产党员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 |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有关秋收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927年“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 B.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 |
| C.这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 D.起义中毛泽东决定进军山区 |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不包括
| A.接受”三大政策” |
| B.提出新三民主义 |
| C.实现国共合作 |
| D.领导北伐战争 |
民国时期有人写了这样一封信:“共和病国,烈于虎狼,纲纪荡然,国亡无日。近闻伏阙上书劝进者不啻万余人……明谶云:终有异人自楚归,项城即楚故邑也。其应在公,历数如此,人事如彼,当决不决,危于积薪。伏愿速定大计,默运渊衷,勿诿过于邦交,勿怀情于偏论,勿蹈匹夫遹守之节,勿失兆民归命之诚,使衰年余生,重睹开日。”写信人希望“重睹开日”的意思是
| A.复辟帝制 | B.继续革命 |
| C.再造共和 | D.严肃纲纪 |
右图是岳麓山上一墓碑,墓碑的主人的主要功绩是推动了下列哪次起义
| A.萍浏醴起义 |
| B.武昌起义 |
| C.南昌起义 |
| D.秋收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