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1987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B.两极格局瓦解,美日争锋 |
C.美日在贸易领域展开激烈争夺 |
D.日本实力大增,挑战美国霸权 |
学者杨奎松曾说:“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这是说
A.历史研究是察觉未知的秘密 | B.历史研究是获得历史真相 |
C.历史研究是拼接历史与现实 | D.历史研究是追索历史原因 |
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的资料 |
B.海峡关系的重大发展——收集92共识的相关资料 |
C.中日建交——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
D.中美建交——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
A.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
C.我国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 |
D.图1反应的是大跃进的成果,图2反应了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政策的调整 |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 年代和1930 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