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简述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段历史上,中共在进行经济建设中有哪些成就?又出现了哪些失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明朝有一本书自1606年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科学界、教育界、医学界将它奉为至宝。传抄、改编、译刻、研究,历久不衰。仅1637-1714年间,就至少被翻刻9次。他们称这部书“汇揽百学”。
材料二中国近代有位工程方面的科学家曾说过:“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材料三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牛顿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是哪本书?作者是谁?
⑵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⑶材料三中的“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请列举两位对牛顿有重大影响的“巨人”。
⑷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曾有哪些重大“发现”?
⑸从上述三位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中,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三位杰出封建帝王。回答下列问题:
(1)“百代皆行秦政法”,列举秦始皇在制度创建方面的主要贡献。
(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则是另一类历史人物的典型。他开创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更以其优秀的个人品质,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简述唐太宗在改善民生、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唐太宗为后人所称道的优秀的个人品质。
(3)康熙在位60年(一说61年),最主要的贡献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试以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两种方法解答以下问题:
(1)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
(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
⑶依据下列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二 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
材料二  火车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毕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铁路运输业在百般阻挠下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不是政治中心。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费正清 《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3)宋朝时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西方的“商业革命”却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