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落脚点。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这体现的哲理是
A.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B.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 |
C.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D.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
歌手龚琳娜演唱的神曲《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突破传统的民歌唱法,获得广泛好评。这说明()
A.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B.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 |
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为了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一些不规范的英文生造词、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用法必须剔除出中文出版物。政府要求清除这种“不中不西”的词汇是有道理的,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拒绝外来词汇
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2010年6月1日,一列火车从杭州火车站出发,沿着汉使张骞的脚印,重新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交融古代人类四大文明,把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融合贯通。据此回答1~2题。对比古代人类四大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约在公元初年,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了
②印度文化因外族入侵而外族化
③埃及文化融入了其他文明
④古老的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虽然在近代中国古老的文明遭遇了衰微的过程,但随着祖国六十多年的建设,古丝绸之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这告诉我们( )
A.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 |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C.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D.只有中华文化才能和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 |
2011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列为1号提案,建议国务院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这表明()
A. | 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 B. | 国家机构致力于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 |
C. | 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 D. | 人民政协拥有部分重大事务决定权 |
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英国、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A. | 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B. | 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
C. |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 | D. | 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