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地球的假想正确的是( )
A.若黄赤交角增大一度,则北寒带范围减小两度 |
B.若地球无磁极,则地球处处都能见到极光 |
C.若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则恒星日大于太阳日 |
D.若近日点与远日点出现的时间互换,则南北半球的温差显著 |
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
A.F和K | B.E和G | C.D和F | D.K和H |
图中I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差异 | B.洋流因素 |
C.季风的影响 | D.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
该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岩浆岩)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
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
A.火成岩1为喷出岩、火成岩2为侵入岩 |
B.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 |
C.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 |
D.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 |
该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1中PQ段中点。完成问题。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22日23时44分 | B.12月22日12时16分 |
C.6月22日11时44分 | D.12月23日0时16分 |
设O点的纬度β,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20°—β | B.β—30° | C.2β—90° | D.180°—2β |
该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某日(晴天)建筑东、南、西、北各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读图完成问题。该地的经度是()
A.105°E | B.131°E |
C.135°E | D.101°E |
4条曲线中,代表北墙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日最可能是()
A.4月5日 | B.6月8日 | C.9月10日 | D.10月1日 |
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